|
乐东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靠山临海,东南与著名旅游胜地三亚市毗邻,西北靠海南新兴工业城东方市,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辖11个镇,172个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50多万人,党员数15547人,机关党员1722人,农村党员9173人,有汉、黎、苗、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25%。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省远程办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在“建、管、学、用”上下功夫,狠抓学用成果的转化,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开展,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支持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我县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10月,县远程教育检查评估验收组一行3人对县已建的44个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与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为期3天的检查评估验收,各站点建设管理与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均在99分以上,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积极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按照“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的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宜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新路子,为乐东县新农村建设增添新的活力与动力。
一、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方面
采用“三建”措施,决不向农民群众摊派一分钱的要求,极大地减少了社会矛盾。一是自建。集体经济收入高的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资金,搞好防盗门、防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共建。集体经济年收入一般的村,采取镇出一点、包村单位出一点的做法,筹资建设基础设施。三是统建。集体经济“空壳”的村,由县财政统一安排资金建设终端站点。今年来,县财政已共安排站点建设资金80万元,用于远教站点基础设施的建设。2008年我县按计划、高标准完成了44个终端接收点建设任务,97个终端接收点的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县183个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任务,对有线网络难以覆盖的偏远地区,采用卫星或有线电视无线传输(MMDS)模式建设终端接收站点,实现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
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县委组织部一次性投入12万元,购置了摄像机、千万像素的数码照相机、高配置的电脑、投影仪、信息采集和音视频刻录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远程教育中心综合开发制作教学课件能力。为保证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能得到有效利用,我们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课件资源开发小组,专门负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目前,县远程办拥有高水平的课件制作人员2名。制作了《党旗辉映尖峰岭》、《保民安促民富求发展》、《哈密瓜村的带头人》、《转观念种木薯抱用村民乐开怀》等课件。
三、学、用工作方面
根据培训计划,开展以集中学习为主,分散学习、课堂讨论、专家讲解、实地演示、个别辅导为辅的学习方式。把“让农民群众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抓好知识的转化,学以致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较好的发挥了终端站点的综合效益,如今年11月,各镇都利用远教设备有计划、有安排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四、远程教育站点管理方面
站点管理员队伍主要由各镇组织委员、村干部组成,每个终端接收点配备1名管理员,站点管理员生活补贴每月100元,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五、机制建设方面
制定站点设备管理临时制度;制定工作人员临时守则、播放收看、信息收集发布反馈临时制度;制定应用反馈临时制度。
六、骨干队伍建设方面
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我县着重加强了站点操作管理人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共组织各镇组织委员和97个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共计100多人,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式培训,由电信的技术人员向培训对象传授了设备的调试和安装及维护的基本操作等知识。操作技术人员基本达到“三会”要求。
七、其它方面情况
一是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安排和措施,在2009年5月底前完成其余86个终端接收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每个站点配好一台34寸电视机、安装好防盗设施、制度牌子等等。二是加大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专门的资源开发小组组织领导下,加强部门配合,深入基层,及早投入课件制作与电教片的拍摄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教学资源的开发。三是健全教学机制,灵活组织培训。第一、推行节目预告制。为提高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各站点操作人员将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整理后填写《节目预告单》和《教学信息公示栏》,提前公布培训内容,供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自选。第二、推行“培训日”制。规定每周五为镇扩展型站点远程教育“培训日”,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星期五为村基本型站点远程教育“培训日”,每期培训时间不少于2小时。第三采取分组分教法。成立远程教育畜牧养殖、温室大棚和小拱棚蔬菜种植、蔬菜储藏保鲜三个培训小组,针对各小组特点分别聘请种养殖大户,结合远程教育课件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理解掌握技术难点。第四、推行征求意见反馈制。各镇、村远程教育站点在每期培训工作结束后,信息员向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远程教育培训调查表,掌握了解他们对培训时间、内容和效果等的满意度。第五、推行“一课一议”制。在每期培训中,各站点针对培训内容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开展讨论,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